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9-18 13:44:08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
研报出处: 德勤 | 研报页数: 85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2,615 KB | 分享者: shl****ng | 我要报错 |
亚太地区宏观经济形势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该地区的出口型国家。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亚太区已然成为全球GDP的主要贡献力量,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总体地位有望持续提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亚太地区经济在近几年也遭遇了巨大的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自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量逐年下滑,导致亚太区经济增长放缓;然而,全球经济目前复苏迹象明显,这预示着亚太区的出口型经济可能迎来良好的增长前景。而且,亚太地区中产阶级的消费支出增长远远快于其他地区2,有助于亚太区发展健康的内部市场。
虽然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不太稳定,但是这两大经济体迄今依然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有可能带领该地区走向经济复苏之路。
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
政治和经济因素是首要的外部风险。亚太地区的首要外部风险均与政治和经济相关。虽然宏观经济问题被视为中国和新加坡的首要风险。但是,对于亚太区整体而言,首要的外部风险来自政治气候,而宏观经济问题紧随其后。
节约型增长。三大战略重点是销售增长、产品盈利和成本降低,构成我们称之“节约型增长”的典型成本管理战略:通过节约的成本支持其他增长活动。
增长预期有所上升。对未来24个月实现收入增长的预期略高于过去24个月的历史增长表现。
逆袭于动荡不安的未来。成本降低的两大推动因素是“获取竞争优势”和“在增长领域进行必要投资”。这两大因素均以增长为导向,但是,其余的五大成本降低推动因素则以预防为主。成本推动因素的混合构成表明,虽然亚太地区的企业积极推动增长,但是他们亦清楚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