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3-06 08:00:33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朱俊春,殷越 |
研报出处: 联讯证券 | 研报页数: 4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527 KB | 分享者: xh8****11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经济增长目标再度弱化
虽然2018年GDP增长目标仍保持在"6.5%左右",但在强度上没有了去年"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说明经济增长目标比2017年继续弱化。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过去几年,政府的GDP增长目标都在不断下调,从2011年的8%,到2012年至2014年的7.5%,再到2015年的7%,2016年则下调至6.5%-7%,2017年和2018年下调至6.5%左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增长目标的制定,主要考虑了增长阶段的转变以及能实现较充分就业的需要。报告指出,"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货币政策中性偏紧,财政政策力度有所减弱
在增长目标继续弱化之后,宏观政策比去年有所收紧。在财政方面,预算赤字目标下调至2.6%,比2017年目标低了0.4个百分点。政府报告指出,"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显然,表明目前的经济向好局面并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样的财政刺激力度,此时有所收缩也是为以后留下空间。财政支出的侧重点是,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
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减税,提出个人、企业减税8000亿元的目标(去年提出企业减税3500亿元,未明确提出个人减税),减轻非税负担3000亿元以上(去年目标2000亿元),减税的力度要大于去年。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基建方面的力度与去年相当。铁路投资目标7320亿元(去年目标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去年目标1.8万亿元),水利在建投资目标为1万亿元。
在货币政策方面,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提具体的目标,仅要求"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整体上仍然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货币政策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执行力度上或将偏紧。在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提交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指出,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广义货币(M2)预期增速均与2017年实际增速基本持平。而2017年M2和社融的目标是12%,实际增速分别为8.2%和12%。
去产能力度略有减弱
在连续两年的去产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之后,今年去产能力度略有减弱,减少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去年目标为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与去年目标持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的煤电机组。
虽然去产能的绝对量比往年减少,但是在过剩产能已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一定力度的去产能就可能对价格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
房地产税提上日程,调控重长效机制
与去年大篇幅讨论房地产调控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着墨较少,表明2018年房地产不是重要的政策焦点。但在财税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表明房地产税已经提上日程,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棚改方面的力度仍不弱,提出了580万套的目标(去年为600万套),仍会对房地产投资有所支撑。
有破有立,今年更强调壮大新动能
供给侧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补"更多强调的是"破",而"破"是为了更好的"立",政府工作报告注重强调要壮大新动能。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
其一,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推进"互联网+"等。
其二,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一些值得关注的区域主题:
报告强调,"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或许意味着,今年在广西、宁夏能区域主题方面会有所推进,值得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