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光伏设备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5-31 15:35:29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苏晨 |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 研报页数: 3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483 KB | 分享者: xx****0 | 我要报错 |
报告正文
事件
通威股份与中环股份强强联合,签订重大框架合同:5月27日,公司公告与中环股份签订重大销售与采购框架合同,2008-20201年中环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购多晶硅、电池,通威股份向中环股份采购硅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合同锁量不锁价,价格随行就市。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合同要点内容如下:
(1)多晶硅:
2018-2021年中环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购多晶硅约7万吨,其中2018年不低于1400吨,2019-2021年每年约20000-25000吨。
按公司2017年销售多晶硅价格和利润率测算,预计本次合同约定的多晶硅销售将产生的净利润为:2018年0.46亿元、2019年6.75亿元、2020年7.54亿元、2021年8.33亿元(该测算未考虑未来多晶硅市场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变化等因素,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构成业绩承诺)
(2)硅片:
2018-2021年通威股份向中环股份采购硅片约24.1亿片,其中2018年约2.5亿片,2019-2021年每年约7.2亿片。
(3)太阳能电池:
2018-2021年中环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购太阳能电池约1,800MW,其中2018年不低于300MW,2019-2021年约为500MW/年。
点评
获再获大客户锁量,优质多晶硅料需求紧俏
中环股份锁量公司2018-2021年合计7万吨多晶硅料,此前,单晶龙头隆基股份亦锁定公司18-20年合计5万吨产量,奠定公司多晶硅龙头地位。一方面,公司产品质及后续扩产节奏受下游单晶客户印证,另一方面,单晶硅片大厂多次签订硅料长单,保障原材料稳定及时供应,凸显市场优质硅料稀缺性。当前阶段,多晶硅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单多晶用料价差达到10元/kg,从下游扩产看,单晶用料需求将持续提升,优质原料供应商产品需求紧俏,利好公司出货,奠定业绩增长基础。
深度合作产业协同,强强联手马太效应加剧
此外,本次订单公司与中环深度绑定,采购中环单晶硅片,并销售给中环硅料、电池,两大产业龙头强强联手。长单锁定至2021年,预计届时国内光伏市场已实现发电侧平价,内生性需求驱动装机超预期。叠加海外新兴国家装机潜力不断挖掘,面向全球的领先制造产能将深刻受益于需求高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与中环携手龙头联合,优势强化协同。光伏产业马太效应加剧,各环节龙头赛道清晰,将率先受益于光伏行业平价后倍数增长的市场。
立足成本优势扩产,打造全球多晶硅料龙头
目前硅料行业已由技术溢价步入成本驱动阶段,低本领先产能叠加进口双重替代。公司多晶硅成本优势突出,17年全年平均生产成本降至5.88万元/吨,低于行业领先生产成本基准线6万元/吨。新增产能现金成本降至3万元/吨以下、生产成本降至4万元/吨以下,梳理产业标杆。公司产品受到行业龙头隆基、中环的充分认可,再次印证产品品质可实现进口替代。
同时,公司立足自身优势,扩张硅料产能。17年公司通过技改多晶硅产能达2万吨,5万吨在建产能于18年内达产后总产能将达7万吨,19年产能达12万吨,届时公司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硅料供应商,极大提升议价能力。
聚拢电池市场份额,高效产品再创行业记录
2017年公司电池出货量4GW位居全球第一,拥有全球市场4%的份额,而其利润占全球电池片行业80%以上,是第二、第三电池企业利润总和的2-3倍。主因公司成本优势显著,单多晶非硅成本稳定在0.2-0.3元/W区间,仅当于行业0.45元/W的50%-60%。
目前,公司具备太阳能电池产能5.4GW,在建高效单晶电池产能5.5GW,预计将在2018年底前投产。太阳能电池产能利用率超过115%,远高于全球行业平均82%的产能利用率水平。新建产线达产后进有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竞争优势,聚拢市场份额。
2018年5月上旬,通威太阳能自主研发出了超420W的高效叠瓦组件(72片版型),破PERC组件世界纪录,组件转换效率可达20.7%。此外,公司牵头硅基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量产化SHJ转换效率将超过23%,结合超高效组件技术,组件功率有望达到500W,超过目前高效组件40%。公司高效技术储备丰富,主导产业平价大周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8-20年EPS分别为0.62、0.93、1.19元,对应(5月25日)估值分别为18、12、9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限电改善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导致光伏产品出口受阻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