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纺织与服装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7-25 09:41:08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梁希 |
研报出处: 海通证券 | 研报页数: 14 页 | 推荐评级: 优于大市 |
研报大小: 1,035 KB | 分享者: zcx****11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劳动力增长放缓可能预示着制造业的转移。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二战以后,全球制造业共发生了三次转移,我们统计相关数据发现制造业转移可能与劳动力增速放缓有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第一次是1950年前后,制造业从美国向日本、德国等战败国转移。1950年,美国劳动力人口为6207万人,同比增长0.26%,增速较上年降低0.95pct。第二次是1960年前后,制造业从日德转移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1961年,日本劳动力人口为4562万人,同比增长1.13%,较1960年降低0.63pct。1961年,德国拥有4891万劳动力,1961年至1964年劳动力增速从0.14%逐年降低至0.01%。
第三次是1980年前后,制造业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转移到中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力增长率也出现了放缓的现象。1982年,新加坡劳动力人口为163万人,同比增加2.63%,较1981年降低0.41pct;1982年香港劳动力人口为363万人,同比增加1.88%,较1981年降低1.10pct。
制造业转移可能体现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减少,人均GDP增速出现显著波动。1949年,美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56亿美元,同比减少21.13%;1959年,日本制造业固定资产增加值为1.20万亿日元,同比减少3.00%。统计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GDP可以发现:(1)1949年,美国人均GDP为1.35万美元,同比减少2.25%,较1948年降低4.62pct;(2)1958年日本人均GDP为12.54万日元,同比增加5.20%,较1957年降低8.99pct;(3)1959年德国人均GDP为578.63欧元,同比增加8.19%,较1958年降低6.56pct;(4)1977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人均GDP分别为2846美元和3429美元,同比分别增加3.16%和20.33%,较1976年分别降低7.64pct、6.22pct。
我们认为短期内,纺织服装行业应该不会从中国转移出去。2017年,中国拥有9.94亿劳动力,同比减少0.13%。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数量略微下降,但我们认为短期内纺织服装行业应该不会从中国转移出去。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首先,中国的人均GDP增速稳定,2014年至2017年中国人均GDP增速稳定维持在6%以上;(2)2017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6.98万亿元,同比增加6.04%;(3)短期内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应该不足以承接纺织服装行业的转移,截止至2017年,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和泰国的劳动力人口合计为7.89亿人,少于中国劳动力人口9.94亿人,结合劳动力素质和投资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我们认为短期内东南亚五国应该难以满足纺织服装行业的需求。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